员 工 美 文
第 5 篇
申蓝水质检测有限公司 刘文瑶
三月的信阳,春意渐浓。近日集团公司工会组织女职工以“健步走”的方式开启一场特殊的红色之旅——从柳林镇的青山绿水中走进历史深处,在革命纪念馆前聆听岁月回响。
健步走不仅是身体的舒展,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。当汗水浸透衣衫时,仿佛与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先烈产生了某种共鸣。
听说柳林革命纪念馆,是因为一次地名溯源。作为土生土长的信阳人,我总被故乡“豫南小延安”的称号所吸引,却从未真正走进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深处,直到2025年国际“三八”妇女节来临之际。我们穿过蜿蜒的浉河湾,柳林镇的老街在青瓦灰墙间若隐若现,纪念馆门前的石碑上,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八个字蓦然清晰——那一刻,仿佛叩开了时光的门扉。凝视展柜中的一件褪色军服、一封泛黄的烈士家书,一张模糊的战场照片。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。一位年轻战士在家书中写道:“若我牺牲,请告诉后代我无悔……”
革命先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,如今修起了步道、建起了纪念馆。我们走过的每一步,何尝不是对历史的回应?
出馆时柳林镇的风拂过脸颊。回望纪念馆的方向,它的轮廓显得愈发庄重。
返程路上,手机收到一条推送:“信阳毛尖春茶采摘季开始了。”突然想起纪念馆里展出的一张老照片:1949年的信阳街头,战士们用搪瓷缸分饮着浑浊的河水。如今,同样的土地上,茶香四溢,游客举杯赞叹“这水甜”。
有些故事,注定要被用来告慰;有些土地,注定要在遗忘与铭记的拉锯中,生长出新的生机。
我们纪念革命,不仅是缅怀过去,更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,寻找精神的锚点。当年轻人在咖啡馆刷手机时,或许该记得:有人曾用生命换来此刻的“岁月静好”。 春天会过去,但革命精神如同脚下的泥土,永远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。(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文章 否则追究侵权责任)
